【聚焦党代会】立足新起点,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写在中国共产党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

作者: 来源:宣传部 更新时间:2024-12-15

  五年栉风沐雨,今朝春华秋实。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将召开。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医院(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系列举措,深刻把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战略部署,勇担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职责使命,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医院(学院)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成势。

图片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过去的五年,医院(学院)党委坚定不移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理论武装不断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显著,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推动党的建设与医院(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优化党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科室上”,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成员,“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占比达100%,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全面实施依法决策、依法执业、依法管理,不断推进公立医院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强政治监督,持续开展“清廉医院”建设,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高涨。医院(学院)党委荣获“中国医院科学抗疫党建先锋团队”“烟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年获省卫生健康系统“党建品管圈”创新项目大赛二等奖。

  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过去的五年,医院始终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宗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截至2023年底,医院开放床位增至1500张,药占比、耗占比显著下降,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医疗技术持续提升,积极培育发展新技术,创新项目不断涌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23项,包括心脏外科高精尖手术等在内的多项技术达到区域乃至国内先进水平。新增直线加速器、ECT、TOMO、大口径CT等先进医疗设备,助力精准医疗服务。院区功能不断完善,服务品质持续提升,打造门诊综合服务中心、入院准备中心、医技检查预约中心、病友服务中心。扎实开展“聚焦门诊质量提升,力行‘20条’服务举措”“‘规范促发展、质量提内涵’管理年”等系列改善医疗服务活动,上线云影像服务平台,实现门诊、住院检验及影像检查结果跨市互认,开展床旁入院、出院等多项便民举措。持续打造“An+”“一病区一特色”护理品牌,开展多元化康复和中医护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等项目,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深化,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连续三年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获“中国标准版胸痛中心年质控铜奖”“中国医院质量管理优秀奖”“省医疗应急技能竞赛一等奖”“烟台市卫生系统急救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决赛”五连冠;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获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救治基地”并通过星级认证,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

  人才学科稳步推进

  过去的五年,牢固树立人才是核心战略资源的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增强事业发展后劲。医院(学院)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高层次人才36名,设立特聘专家工作站2个,1人获评“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获评省医务系统“鲁卫工匠”,1人进入“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1人获“全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以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促进优势学科、潜力学科、短板学科和机会学科协同发展,健全评估体系,规范研修计划,加强考核管理,形成发展合力,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获批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市级重点专科(学科)46个,形成了以麻醉科、消化内科、骨科等为代表的一批优势学科群。

  教研能力显著提升

  过去的五年,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2020年4月,学校设立第二临床医学院与烟台附院合署,开创院院融合发展新局面。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高水平完成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获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一流本科课程1门、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1个;参编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获教学研究项目省级1项、厅局级6项;本科生考研录取率提升至48.12%,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97%以上,获省级教学竞赛一、二等奖4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47项、省级159项。打造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或专业类别16个,获批国家级住培专业基地6个,获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6项、省级59项。聚力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获批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30项、厅局级264项;获批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1个、烟台市重点实验室1个、烟台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获得科技成果奖励省部级及以上2项、厅局级1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23篇,其中SCI文章392篇,最高影响因子176.1;出版著作126部;授权专利172项。

  公益担当愈加彰显

  过去的五年,始终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担当。选派医疗队员16000余人次驰援省内外疫情防控工作。大力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新增医联体单位23家;积极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持续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建立烟台附院观水急救站,扎实做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惠民直通车等便民项目,巩固拓展健康扶贫工作成果,高质量开展鲁渝协作、援藏等医疗援助工作,为构建和谐健康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积极承担国家援外任务,先后派出3批7人次赴基里巴斯、汤加开展援外医疗工作,被授予“基里巴斯共和国卫生勋章”,收到大使馆表扬信2封,受省卫健委通报表扬。

  文化传承日臻突显

  过去的五年,大力弘扬以“仁心 妙术”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不断完善文化体系建设,为医院(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文化动能。成立自媒体联盟,加强内外宣传平台融合,医院科普直播品牌获益群众近百万,获“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省健康促进人文医院建设典型案例一、二等奖”“全省医务系统职工歌咏展演活动一等奖”“健康报健康传播最佳案例及健康传播最佳团队”。

 

  过去的五年,我们步履坚实,硕果芬芳。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驻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得益于老领导、老专家、老教授、老同志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全院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未来的五年,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学校党委和省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健康中国、健康山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预祝中国共产党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Copyright©2024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医院地址:烟台市牟平区金埠大街717号

南院地址:烟台市牟平区南华街629号 邮编:264100